乡村教师在上课中
“我小时候玩过家家,总想着将来有一天能当老师。可现在我教书13年,做了11年班主任,唯一的想法就是能早日离开这个岗位。”前不久,记者在南宁市的一个乡镇采访时,当地中心校的语文老师黄淑娟谈起她目前的心境,微微叹了口气。
和黄老师一同进学校的那批老师中,有些人确实已经转行了。有的跟朋友去外地做生意,有的考上了公务员。从热爱教育到逃离教育,一些乡村教师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也很无奈。
乡村任教条件艰苦
在农村中小学采访时,记者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:墙体斑驳的平房里,狭小的教师宿舍一间挨着一间,走进去,屋内刚好够摆下一张床、一个衣柜和一张书桌,如果要上厕所,得走上几十米。由于宿舍少,一些分不到宿舍的老师要么住在教室隔开的小房间里,要么出去租房子住。
黄老师还记得她刚刚工作时,在一所村校生活的情形:“像我这么小的个子,每天要挑水回来煮饭吃,一到晚上四处漆黑一片,哪里也去不了,这样的生活换成你会愿意去吗?”
事实上,生活条件差,待遇不高是乡村学校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,但近些年,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村校在当地的破败更为突出。
在广西和湖南等地的农村走访时,记者看到农民自家盖起两三层的小楼已是很普遍的情况,在这些贴着瓷砖的崭新小楼的映衬下,一些村校好像成了乡村发展被遗忘的角落,看上去显得十分陈旧。
从去年年初开始,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绩效工资,乡村教师也能拿到1500-2000元的月薪。虽然收入有了保障,但这笔钱不足以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。南宁市宾阳县一位老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他每个月基本的生活开支包括电费150元、水费40元、燃气50元、买菜500元、早餐费50元(班主任每天早上6点去学校只能在外面吃饭)、孩子早中餐费200元,再加上人情、交通、通讯、房租的花费,已所剩无几。“在这种情况下,一旦生场大病,老师就会处于负债境地,如果说还想攒钱买房,只能是一种奢望。”
经济拮据使得农村地区男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成家立业难。记者走访时发现,村校男教师过了30岁还没结婚的比比皆是。在广西一所乡中担任政教主任的吴老师就亲历过这样的一件事:一年前,学校小卖部来了一个当地的年轻姑娘帮亲戚打点生意。这个女孩个子不高,相貌非常普通,也没有正式工作。学校一位30岁出头的男教师提出想跟她处对象,她却断然回绝。“村里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盖楼房了,你还住这种泥房,我是不会嫁给老师的。”女孩的话让老师们感到屈辱和辛酸。
农村教师威信下降
和住宿条件不好、收入偏低等外部因素相比,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认为,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,农村教师得不到尊重,教师的权责不对等才是让他们真正感到寒心的原因。
吕启明在湖南省西北部一所乡镇初中已经任教16年了,4年前他当上这所学校的校长。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,1994年他刚参加工作时,只要孩子考上中专,学生的家长就会高兴地大摆筵席,把老师请去吃饭。
这是吕启明对教师职业的荣誉感体会最深的一段记忆。随着中专生取消分配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现,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。农村开始流行这样一种观点:送孩子读书,不如早点送出去打工,还能早点成家致富。
正当新一轮的“读书无用论”日渐抬头之时,国家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战略也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始大力推进。很多地方为了保证普九工作的落实,还出台了具体到班主任老师的“控流保学责任状”。记者在一些责任状中看到,校长成为控流保学的第一责任人,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,副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为间接责任人。班主任与科任老师除了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教务处安排的学生,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,杜绝打击、排斥、歧视后进生外,还要切实做好差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,要做好厌学学生的思想工作,使学生进得来、留得住、学得好、不辍学。一旦因教师主观原因导致学生辍学的,就要追究教师责任。
“为了控流保学,我们不少老师都受着冤枉气。”吕校长说,当地推进“普九”时大都强调政府和学校的责任,很少对家长有实质性的约束,这就使得不少家长认为,既然搞了义务教育,孩子读不读书就是你老师的责任。为了把厌学的孩子劝回课堂,老师三天两头得往学生的家里跑,吃闭门羹也是常有的事。
“这种劝学,把教育者地位降低了,把家长和学生傲慢之气抬升了。”吕校长认为,老师也应该有自己最基本的尊严,而“捆绑式”的控流保学,是老师对工作感到厌烦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采访中,一些乡村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是,保学目标让老师在一些特别顽劣的孩子面前感到束手无策。有的学生即使违纪,一个月不来学校,学校也没有办法按纪律处分他。课堂上,学生可以打老师,但老师却不能动他,除非学生的行为触犯了法律。